Friday, March 14, 2008

割裂的自我

要去定義"我"應該怎麼定義呢
我也是有時間性的嗎?
幻想自己站在時間的長河裏的某一點
那一點才算是真正的我呢
說全部都是我又不完全說得準
這些我之間怎麼可以互相憎恨排斥的呢

想得簡單一點
如果這一刻有人(包括我自己)問我
"你是怎麼樣的人"
在這一刻回答的我,
答案當然是我的Here and now

俗語謂三歲定八十
心理學也知道人的確有一些基本人格
但我們的狀態、想法、喜惡,這一切構成我們的東西卻在不停的改變
但有些人容易變化波動
也有另一些人比較穩定
不過儘管如此
還有人生中大大小小的事件都在模塑著我們
於是我們都在不自覺的改變著

對於改變
我們都是又愛又恨的
對於無助的現實我們等待改變﹔
而我們的慾望--
無論是要求自我進步、還是對名利權力的追求,
都讓我們我們渴求改變
偏偏我們又恨
把我們心中珍貴的人和事拿走
有多少人回想追不回的過去懊悔嘆息

然而這一切只是外在環境的事實
除此之外還有內在的改變
對於自己的缺點
誰不想改掉
年輕的時候
誰不想變得更聰明更有吸引力

但我想
大概每個人都總有自己的原則與底線
是我們想去堅守的
無論是一個夢想、一種態度
而我們往往都以為
或者努力守護
希望這些東西真的能夠經歷時間的考驗



這是我對自己沒有自信的時期之一
(不過應該還沒有到最嚴重的情況)
雖說我仍是相信這一句話
「我不會後悔,是過去一路走來讓我成為如今的我」
所以不論好壞,我都必須承認這就是我的人生

最近看以前所寫的,
或懷緬以前曾經讓我感到驕傲的事情
最讓人感動的可能是以為
要持續到永恒的一種熱忱
到而家看起來還是會覺得感動
我征服我的反向思考說這真的不是kitsch
人總會有點真實的情緒是帶有感染力的吧

我曾經相信
人只要積極去做,多做一步就好﹔
人應該fully actualize我們的potentials﹔
人應該adaptive,把我們的狀態調到最好的一點,
快樂的悲哀的都只是一個中途站﹔
我相信人與人之間最大的是愛﹔
我相信要對夢想堅持,
就算追不到也不要因為世界而迷失了自己﹔
我相信友情就算不在身邊也會繼續延綿,沒有完結﹔
我信人際關係兜兜轉轉每一次相遇都是緣分,
所以每一秒也應珍惜像是最後一次。

簡單來說
我相信人性的愛和美好

現在
有些事情我覺不再認同
你也可以說我只是不願相信
對各樣事情
我認為能對有了較實際的看法,真正接受缺憾
才能真正地樂觀

對於自己
能與美好的、純潔的、令人尊敬的、可愛的
種種正面特質連上關係的我
好像只能封存於過去
而我怎麼向汪洋大海伸手
玻璃樽內的美麗也隨著時間的洪流一直飄浮到遠方

而我只好
一邊哀悼過去的單純
一邊期盼將來的
終會出現
那不偏不倚
不亢不卑的
自信

讓我確信我的生存
總算還有些意義可言



雖說其實生存未必真的有意義
也因為如此,只能靠自己去賦予
這樣想很人本主義嗎
那種質疑和否定一切真相的態度是張先生教我的
我逕自加上了一點正面色彩而成為我
否則更加覺得活不下去

-。-。-。-。-。

寫得非常一塌糊塗
我沒大家稱許的那麼會寫
當年方老師已經再三警告我不可以寫議論文
這麼多年之後依然沒有進步
但這一篇那裏算得上是議論呢
不過又是我一個人的
自言自語

生而為我
其中最麻煩的
是陳安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號
七咀八舌
煩得要命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