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懷念哥本哈根(中文版)
那似曾相識的感覺又來訪了—那種去留不定的感覺。每次離開一個城市(甚或一件事…當然,離開一個人是更覆雜的了。)都少不免與之重逢—想留下,就像捨不得時間會過去一樣,那種抓不住時光的,害怕失去的恐懼。想離開,是從來也不覺得自己可以安定下來,同時也期待著未來的未知。我對於未知總是又驚又喜的,但顯然我的好奇心勝過追求安穩的一面,所以,我討厭也害怕計劃將來,哈.哈!
作為一個 「文科人」(多謝別人給我的stereotype,因為你的說話你的立場讓我很想放任我所以為我的自以為是變本加厲),感覺永遠可以隨時來襲—但正確點來說,這些想法其實潛伏好久了,只是恰巧在晚上突然一下子湧出來吧。(也許是因為夜幕低垂吧—shit,根本就不需要一個解釋吧?!)一邊走過這城市,說不出的抽離(雖然這種生活的抽離感而陪伴我好幾年…應該說進佔了才對。),看著一個又一個的熟悉的標誌掠過眼前—3 ,Tiger(十蚊店),Croissater,麥當勞,Baresso—回憶很混雜的,有很哥本哈根的部份(例如Baresso的靚仔哥哥?!)也有很香港的或者很國際化的經驗。突然(這個字不停出現完全表現出我這人有多即興—又例如,我決定現在就去喝一碗湯。)懷念起哥本哈根來。只是我們一說到「懷念」,便自然而然的想加一個明星的名字在後面,還要是已故那一種。(證明那些電視和雜錦CD推廣成功!)還未離開這城市,但靈魂卻已懸浮在半空,像置身水晶球內看著外面的世界,同時也看著自己的倒影,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玻璃的那一邊了。我抬頭看著天空那片徹底的灰色,偶爾有一兩處深淺不一,像用畫筆刷過的一樣。我借這平面想像著回到香港的景像—同一片天空可以有多不一樣呢?還記得熊貓說過,這邊的天空看起來近得多,就像伸手就可以觸及的一樣,彷彿可以把天上的星星摘下來,沒有甚麼不可能的事;以前的天空到底是真的遙不可及,還是那些與天比高的大廈製造一種對距離的錯覺,讓我們覺得那一團糟的白雲都高不可攀?大概要等回去之後(奇怪,竟對於以「家」稱呼香港感到不自然了!)才有定案吧。
已經開始覺得捨不得這城市了,因為驚覺時光已在倒數剩餘的時日。我想會覺得 「不捨」是我已經跟這城市聯繫上,我已成為了它的一部分,成為了其中一個穿著長褸騎著單車(單手,哈哈!容後補叙今天所見精彩雜技)穿過大街小巷的人,每天走過這城市總會遇上一些熟悉的面孔,可能曾在地鐵站/郵局或者火車站裏擦身而過,(這裏比香港要小得多呢)交換過一個微笑。(很高興養成對陌生人報以微笑的良好習慣)。每天跟黃色大巴士擦身而過,在汽車之間穿插(嚇死人Right?);每天都迎著寒冷(並且偶爾霸道)的強風一直踩至身體和暖起來,經過運河的四邊,看著它四時(這邊的四季是很分明的!)景象—冬天那結冰的湖面上倒映出寂靜殘舊的建築物,被一群候鳥依依丫丫地踐踏著;春天厚厚的雲層中透著一片白色的散亂的光芒,迷霧裏穩約看到那城市的剪影;夏天(還沒到,但已率先獨家試看!)那過份活潑開朗的藍,萬里無雲的天空下水波鑲滿了一片片閃閃生輝的,金色的銀色的彩色的珠片(to張嘉麟同學,我想如果我寫魚麟的話會令你諗起d自然得o黎排列得好整齊o既o野...死未?!)出奇的相襯。(對不起,赫然發現秋天的時候沒好好的踏過單車,很可惜!)每天最少一小時的車程,總是尤其記得過大橋的那一段路,總是必需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吃力地與斜坡來個正面硬碰,直至其急轉直下時突然把雙腿放鬆,在著單車鏈迅速運轉的聲音下乘風俯衝,好像莎氏故鄉Stratford那些滑翔至在湖面完美降落的天鵝,(那是我和Emily正在惹笑地進行泛舟此一浪漫行徑),很爽!那種暢快來自吹著口哨的悠然自得,到在紅燈前停下的一剎,抒出的一口氣畫上那美滿的句號;論刺激則山車稍勝,那種喘不過氣的窒息感釋放adrenalin讓感官神經,只是這每日的小小片段卻為其點到即止而特別精彩。沒想到長達45分鐘的單車旅程竟因為最艱辛的一段而成為樂趣,一想到沒有單車的生活,立刻感到一陣依依不捨。
只是我沒有打算也暫沒有理由要留下,若單純問自己想在這裏生活嗎(會否到外國生活由絕對否定變成一個議題一些掙扎)卻說掛念卻又未強烈到要放低一切留下。只是一想到不知道甚麼時候回來—甚至可能永遠都不會回來,就覺得有點害怕,有點可惜。說的當然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怕自己也再也不會有想回來的念頭了—再次隨著時間流逝而離棄一個地方,一些人,一些事。
時間在暗暗催迫著我。Tivoli重開了,亮著的燈飾多璀璨!!!過山車上的人在興奮地尖叫狂呼,我就想我無論如何都要進去瘋狂玩樂一次。還有許多路過卻仍未踏足的地方,遠如位處Jylland頂端的天涯海角,近如市內有名的Vega,甚或馬路對岸那家別緻的Café。更想(有心力)去跟大家製造更多共同回憶…我的好同房Marie,很有心的電影迷Gunay,超alternative的Adrien,善解人意的Malin,多謝拯救過我的天使Marie,帶點傻氣的Peter,超帥的Søren,不忘跟我say HI的Brian,豪爽至極的Ilze,溫情宴客的梁生梁太,終於重逢的丹麥中同Adrense,請我食薯條的越南華橋,幾次相約看戲不遂的Jimmy,意想不到地sweet的Angela,一句起兩句偏又可笑的國修,主動開朗的Matilde,總是聽我長篇大論的Malinda,Metro上閒談的(雖然後來因為淆底而沒有再聯絡)Mike....(留意大部份人的名字都是M字頭的,跟GYLC那時一樣,實在是個美麗的巧合!)......還有在旅程上遇過的Johannes&女友,Stefan &美女Carolina & family,Berlin仔(唉,男人...),澳洲女仔,Bavarian伯伯,Zurich伯,Fussen伯,大鵬,常慶,Shinya kun(o拿我反對日本篡改教科書但我支持中日人民友好呀下)比利時叔叔,丹麥叔叔及靚女兩名......甚或在路上只有一句交談的路人...(香港人例外...Rene阿Ken阿妍May May...會再見吧?...仲有你呀阿Ting!!! :p)
(有機會必定另外再寫一篇人物名錄, a tribute to all)
還有尚未見面的你呢,我期待著!不過我已把你當半個朋友了!
衷心的, Tak skal du have!
(盼望我能維持著對這一年感恩的心情渡過剩下的時日...!)
~ Lost in LA ~ *AT 17*
只差一點點 我會放開所有留下陪著你
But I can’t stay
was almost lost in LA
(沒有甚麼情感投射,只是單純想起這首歌的旋律而已)
2 Comments:
雖然scale不同, 但你這篇自白好似我F3最後寫比顏老師的週記...
講你都唔信!我都去過Tivoli, 不過因為又貴又唔刺激所以乜都冇玩, 仲要一入場張飛就跌左落坑渠。
ne, 如果你萬一去玩, 可否帶一張用過的Tivoli飛給我做手信?
最多請你食橙勒!
Santa G.
你好~~我剛從Copenhagen exchange回來HK 啊~你說的我都很有同感。回來不到一星期,我已開始想念那邊的生活。很想踏單車去Fotex 買菜做飯,想去Walking street聽街頭音樂...
Tivoli 是至今我最喜歡的遊樂場,它那懷舊味道是其他遊樂場比不上的。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