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25, 2004

懷香港

*聽著一大堆Eason的歌,很香港很香港,也就覺得溫暖起來。於是突然間很想寫這麼一個entry。請別怪我長氣呢,這些都可是很真實的。*

跟黃子健說起,我愛歐洲。
“haha… i like hk more”
其實,我又何嘗不是?

又回到那天跟Tiff的話題上…如何在這裏重新愛上香港。
雖然我的好友不很buy但其實我也很喜歡這句
「離開是為了回來。」
讓我想起在不同的事情上,也是如此。簡單的有如俗語有云,「小別勝新婚」。Cliché一點的可以說「人總是失去了才懂珍惜」。學術點說Marcia 的identity theory,人沒有Moratorium的闖盪就沒有Identity Achievement; Heidegger(來自陶老師《哲學的陌生感》)認為人的存在是從欠缺裏突顯出來的; 又有不知名的誰說過,要了解自己的文化,就到別的地方去。這其實也是我的經驗之談—很同意書中所說的,因為經歷過漂泊,所以想有個「家」。

走到美國去,見過美洲南美洲德國中東的人。喜歡知道世界上的事,但也喜歡說香港的事。第二次離家,竟然長達一年。沒想到在這不熟悉的地方,反而像完全融入了那種電影場景之中,似掉進另一個琉璃球內夢遊仙境,一點不覺陌生,把「為何我會再這裏?」這種問題拋擲出來之後彷彿消失在空氣之中莫有得到任何回應。沒想到人在海外的陌生感竟然不及置身旺角,是因為這種陌生被well justified嗎?我不知道,也好像沒必要知道。總之在這裏讓我感覺很安然…是因為這片天空特別廣闊嗎?有時腦內想起一些叫人傷感的片段,哼著一句半句聽得熟透了的調子,想乘勢大哭一場,來一種沉浸悲傷的浪漫(你該不會不知道我是這種人罷! :p),前額開始抽搐,鼻子一酸,雙頰熱烘烘的,眼睛變得濕潤,期待著的淚珠卻還在眼眶裏。香港怎麼那麼遙遠了?望著天,知道香港在另一端,在哪裏了?我想像不到,只是我就知道,我和你有著那麼的心靈感應,。

那大概是因為,你早就活在我裏面了。
交流讓你看海外文化嗎?你看清的其實是自己。
異地的文化,你只能拈到表面的一層灰,或者分析出石頭的組成物質(回想起Geog課學的花岡岩!!!),再貪心也不過整塊捧回去慢慢欣賞而已, 別妄想可以掘到核心!
向外搜索,怎麼都捉不住真相,隔著自己的眼鏡看,光線早已透過雙眸折射出不同的弧度。
反倒是心裏面的,才對自己最真實。
(嘩,果然是課堂所學的、僅有的康德+祈克果!)
每天的發現丹麥,甚至這個世界,少不免開始拿香港比較著。
之前已經很清楚香港的好,如今是再一次讓曾經善忘的自己再記起。

記起香港的美食(…!!!)記起手到拿來的方便記起人來人往的街道記起熱鬧溫馨的節日氣氛(快到中秋了呢…!!!)記起花多眼亂的櫥窗記起深夜也繁華的城市記起綠燈會閃的交通燈記起四通八達的馬路記起篷勃的文化活動暢遊全港表演場地記起興奮過寂寞過的K房……

記起香港的人。記起朋友有多疼自己。記起我們的擁抱。記起閒談過的。記起你們送我的。記起那些用一、兩個電話fill-up而沒有睡的夜。記起讓我想哭的那些話。記起只是喜歡賴在一起「hea」一整天的感覺。記起朋友曾經你們為我做過的一切。記起自己對很多朋友的那種很實在的一種在意,一種重視。記起曾經會把很多時間放在你們身上的那個我。記起經常很主動用言語,用行動去表達愛,努力去關心別人的那個我。記起想讓別人快樂的那個我。

如今,我還只停留在想至少讓自己快樂的地步,所以我會說,”enjoy life always!!!”
下一步,我希望我可以讓他人快樂。
Let’s enjoy life always…
TOGETHER.


對,我很愛香港。因為香港有很多愛我的人。記得飛機起飛的那一剎,我看著窗外閃閃生輝的夜景,飛得越高越遠…然後我哭了。不是因為怕、不是因為不捨,是我太清楚,這個地方有多好。我感激,我很想跟這片土地道謝。這些人太愛我了。

小時候,說過要一生也留在這裏不離開—那當然都是些傻話。
如今呢?我想往外跑。
但無論如何,我怎麼都會回來,回來再見你。
到時,大家都要變得更好。

Currently Playing《不如這樣》
不如這樣 我們一直擁抱到天亮
如果關懷是種補償 有甚麼不能原諒

倒不如這樣 我們回到擁抱的現場
證明感情總是善良 殘忍的是 人會成長


*我們都要成長,都要飛。只是離別讓我知道,我總會回到你身邊。*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