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變
地址(唔肯定呀下):
Borups Alle 109, 1tv,
2000 Frederiksberg,
Copenhagen, Danmark
"我終於搬屋啦!"
結果經歷過十一月的實驗階段,十一月底的腿傷,十二月養傷,十二月底旅行,二月的re-settle down,找到後撻訂...然後忙於修理單車電腦,學業及各式活動,到二月底三月瘋狂睇樓,高峰期一天走五場,自己都驚訝,經歷兩次失望之後仍再接再勵.
但沒想到決定來得這樣快.
今天早上收到Marie(全丹麥最普通的女仔名,大概比香港的"嘉/家欣/恩"還要普遍)打來的一通電話,
說她的友人不打算租住,問我有甚麼打算.我從來最怕做決定,尤其是重大的那些.開始思考一些其他理由反駁自己...還有別的房子更好嗎?這房子沒有internet呢...
看著想著,打了一兩通電話-事實擺在眼前,這是唯一的,也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回電給她,說"I will take the room".
感激Marie是個很easygoing,很casual的丹麥女孩,她跟我的年紀差不多,甚麼都無所謂,甚麼都可以遷就,讓我緊張的心情放鬆了不少.立刻相約了下午三時在她家見面,而我將會得到我新居的鎖匙.
***
說說一些雞毛蒜皮的事,
新居是位於Nørrebro與Frederikszberg兩個住宅區之間
前者(中譯北橋)是我上學期居住的地方,也是我現時寄居的地區.此處乃少數族裔,特別是中東人士聚居的區域,比較舊,人口混雜,但交通方便,店舖也多而且價錢廉宜.我們姑且稱之為深水埗.
後者Frederiksberg(亂譯發達力山)樓價頗貴,但環境較優美,而且也很方便,但大部份居民皆為本地人.(沒有距離相約的香港地區可以比對...)
現時本人居住的Borups Alle位於兩區之間;較Nørrebro幽靜一些,又比Frederiksberg便宜一點.走著發現來往城市的有最方便的4A線,附近有三間超市(其實應該還會有無處不再的NETTO)與郵局,意想不到的方便.
只是離上學的地點有點遠,基本上哥本哈根大學(København Universitet)散佈全城每個角落,而我經想到的文學院位處金鐘...用單車代步,要橫跨地圖對角線的距離,幸好用單車代步的話45min便到了,算是不錯的exercise,到底我還是挺珍惜可以踏單車到處走的機會(雖然風太大時實在討厭到極,而且迷路也很累人),而且也想強迫自己在離開之前學會Danes踏單車時各種有型的神乎奇技!
1800 per month的房間,有水有電有暖氣(注意:不是必然的),有洗衣機(絕對不是必然,許多人都要到地牢用公用洗衣機,甚或像Vincent/Winki要到街上的洗衣店料理),本來寫unfurnished(各位同學傢俬也不是必然的)但Marie很友善的把她的傢俬都借給我,還請爸爸把床褥運來!這個價錢實在是非常廉宜,市價2000的算便宜但大多沒有furniture甚或沒有水電或者地點偏遠;2500可能地點較好或者設備齊全;3000的大概會有點豪華(I mean一切齊全,可以share living room,地方寬敞等等)但地點也不一定有利...所以我這次是幸運得可以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沒有internet connection,我想我會嘗試弄一個wireless的account,要不然寫paper的時候又要踏上好幾十分鐘單車才能用電腦,倒也真的煩人...!!!
***
結果由本來在Vincent與Winki的Mågevej(中譯海鷗街,位處北橋/深水埗)借住,不知不覺卻寄居了兩個月之久;三個人一起住,有很多需要互相適應的地方,有不快的時候,我也深知為她們帶來了許多許多的麻煩;但隨著日子過去,我記起的快樂回憶漸漸累積起來,更沒想到當初一直相處不來的Winki如今成了我的好友.多次的宴客,一起煮飯整麵包整蛋糕,一起溫書一起吹水(註:係連埋o既),一起邊踏單車邊聊天(剛想起香港呼籲市民不要平排踏單車,是因為怕危險;這裏亦然,但原因是你會阻塞其他道路使用者,他們的技術絕對不會有絲毫問題,從來沒見過任何丹麥人炒車......)...也是因為這段時間的美好生活讓我再次重拾起對生命的一點希望,由當初的谷底爬上來了.到底我這人從來都很需要朋友的支持,所以我必需感激她們,讓我有動力去相信世界是美好的.
昨天又回到房子的問題,Winki 跟Vincent快要開始Baltic之旅,而我有友人到訪卻又遲遲未搬出...一心其實只想努力在找房子,找到了,終於可以搬走,好像完成了一個任務般.執拾細軟是極惱人的,但卻熱切期待在房間內把自己的東西全翻出來,好好的重新開始,單是想像已覺得能夠鬆一口氣.所以感覺是興奮的,是期待的,也等待著好好認識Marie這個爽快(打Boxing...?!)的女子,是時候盤算煮甚麼中國餐給她吃了.
***
在我打這篇日記的同時,Winki在大廳的椅子上睡著了,她說想跟我一起渡過我在這家中的最後時光.
(啋啋啋!)
哈,我才赫然發現,搬家以後不但是轉換了環境,
也意味著生活習慣上的重大轉變,而且跟每一個朋友的聯繫也會因此變更.
在我面前的將會是很多新的改變,很多挑戰甚至許多難題.
我一時間也沒想太多(所以怎麼可以說我是planner),但至少我可以肯定,我雖然不清楚未來何如,我也沒有興趣想像未來,但至少,我不害怕.歐洲給我的是go-getter的訓練,有困難的時候就務實的去面對,肯解決的話沒有甚麼是難事,光是坐著空想煩惱,口裏埋怨時不與我是沒有意思的.
這次搬家大概又會是一次很重要的成長經歷...
***
附註:
在這邊逗留得越久,越想留在這裏.不是特別喜歡丹麥或者哥本哈根,(丹麥兩大好處:1.靚仔多 2.英文水平高;丹麥兩大壞處:1.食物難吃 2.效率低)只是覺得想看的還沒看夠,要經歷的才剛開始,才剛始認識這個城市,認識這裏的人,開始建立自己的人生...生活彷彿才剛剛開始呢.習慣了這種緩慢的步伐,習慣了矮矮的樓宇之上那片廣闊的藍天,習慣了踏單車遊遍全城,習慣了看丹麥語,習慣了到超市購物,習慣了洗碗煮飯,習慣了一手搞定所有事情,習慣了比香港少十陪的assignment及比香港多十陪的readings(只準take Master course!),重新投入音樂的生活...難以想像回到香港之後有多不習慣.也想念香港的朋友,但想像不到再遇是甚麼樣的情景,我知道我愛他們但感覺卻迷矇的好模糊.
如今,我是真的想留在這裏-丹麥也好,歐洲也好.只是一但回去自己的地方之後,大概就不會再有回來的勇氣吧.
我已再沒有甚麼大志,也不期待自己的理想有多崇高偉大,我想追的是歐洲的夢,
過平靜安穩的生活,用心做想做的事,活好自己的人生...認識不同的人和事,再把世界看真點.
p.s.我重申,exchange生活不只玩和嘆,我們要面對的生活,是你們想像不到的,正如現在的我們也未必記得起你們所承受的壓力.敬請好好尊重彼此如何活出我們的人生,而不要單以一種"你o地就嘆啦你o地就好啦"的有色眼鏡看交換生,請尊重我們如何努力去適應新生活的困難和挑戰(你可以想像甚麼resource都access不到再加語言不通再加沒有人從旁協助的無奈嗎?我們總沒發現在香港我們經常錯誤假設身邊所有的盡是必然.)我們當中經歷過的壓力和失望和無助也不足為旁人道的時候.我承認我是幸運的,我為我能夠來這裏的機會感恩,但請別漠視我有對生存付出的努力,多謝.是這裏的人教會了我,It is possible,都靠自己去爭取.願共勉.
1 Comments:
Dear Q Tze,
Very proud of you~
yeah~ Everything comes and goes.
I just know everything is changing.
Looking forward to meeting you again.
Fay Tze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