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份
喜歡之餘,往往也講緣份,對吧?
***
記得一年前某個大汗淋漓的夏天
手裏捏著蓋了印的副修申請表
緊張地
跑過綠樹林蔭
歡天起地
急忙撥個電話給你和你和你...
...成功了.
星期二的我總是早起
上八三零的課
等著他可愛的笑
等著一個熱愛音樂的人
也不知是誰陪誰為房間裏的和弦心動
因為錯誤而忙得要命的學期
偏偏特別喜愛每星期的那一課
坐在班房裏環遊世界
世界很大充滿可能卻又因音樂而大同
剎那感動間一陣電流掠過全身
才剛完成了沒好好溫習過的主修科考試
立刻趕到Audio Library
閉關兩天
邊聽歌邊看書連video全部哽進去
由早到晚沒有間斷,連吃飯都忘了
那個地方只有我
好孤寂好孤寂但有音樂
身邊的人嬉笑玩鬧談論甚麼都與我無由
用意志力支撐下去
結果
成績表上的Major全軍覆沒
獨是有那麼一個怪科目上
寫著一個得來不易的A
***
今個學期首次正正式式踏足音樂系
兩科心理三科音樂
游走許讓成與利黃瑤碧
聽音訓練神奇地入了A班
或者必需多得歷年以來Band與Orchestra伴我成長
本是值得高興但代價是壓力更大
只好期待在環境驅使發揮出甚麼小宇宙來
音樂歷史本是心目中最悶一環
但他卻將一切講得深入淺出清清明白
彷彿明白音樂背後帶著多少意義
巴哈可以是陶喆
歌劇可以是綜合節目
幻想著如果可以回到過去
重構十八世紀歐洲的景象
那該多好
最惱人的莫過於"音樂素材與結構"
一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名字
一個徹底溝通不來的人
由不明白內容-->問問題-->誤解問題-->難以理解的答案-->更加不明所以的循環
重覆又重覆
別以為誰人都懂
我若然懂就不會坐在這裏發呆
沒有時間看書,不敢看書
一見到音符就害怕
睡了一整個下午連琴鍵都不想碰
越逃避越掙扎
每個星期累積更多壓力
每個星期越來越落後
功課遲交
終於提起勁做的時候已是夜半十二點
除了不知所措以外還有別的可能嗎
鼓起勇氣欺騙自己做下去,做下去
明知道每一題都可能錯
甚至從沒相信過任何一題是對的
做下去吧,做下去吧...
就當為了那少少的分數,
完成了就好
儘管下一次又可能是同一個結局.
...又到星期四了.
Stress, stress, stress
原來都忘了上年的那些歲月
都是在極端壓力中敖過來的.
很沮喪.
是我太易放棄嗎?這是必需經過的嗎?
還是我根本就不適合Classical Training?
還有別的路嗎?
還是,
我根本跟音樂無緣?
早些來個了結
還來得及做個普通朋友.